close

 


 

tags: - ex/我的投資哲學

 


 

  我們最習慣的操盤方法就是:大量突破買進。但也許大家都耳熟能詳之後,就變成主力對付散戶的利器了。所以,我們經常就是被巴巴巴,買股票變成被巴遊戲。也許這突破買進法已經不再適用了。

近日操作實例

  最近有幾檔追高被巴實例,一開始都是覺得基本面OK,技術面OK,大盤止跌,那就大膽追高吧!然後呢?

[0136_20221204_啟碁]–選股時觀點 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j6yxz7y6fypB1VLUrrC3L5rQj6q1cFpYc171eJp5tmB.png

[0135_PBR_6285_2] 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3VRKOxeStwQQRdF1kZJWXnVGtsK4DjMnJtKL2ezJ-vw.png

[0138_20221205_系微]]–選股時觀點 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e3s04GPxs3gJWYznceNtFCvUA5ySpvpxoBOld8AsE_ts.png

[0137_PBR_6231] 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fOoq6TwzwLJk7iWrtItRXkM70QxGyYs4L_f7Ji62igFp.png

[0139_PBR_奇鋐]

  這也是近日被宰股。技術面(創2年新高、大量突破、DMI大波起漲)、基本面(連8季每季YOY獲利成長>25%)、籌碼面(外資大買)各方面完美無缺,照樣「追高必巴」。

  也許你會說,大盤不好,非高之過。然則,若買低,第一、賠得也少,離停損點近,也許3%~5%擬就出場,不必等到10%,第二、買得低也許能熬過震盪,停損反變成大賺,差很大。畢竟,即使你有無上神功,能夠停損再上抓到破底翻,但如果是數度破底,武功再高也是沒用。故曰:一低遮百醜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dQLSW2x5uaNznbF3bX6ZbBl5WlIpEx0VeWA03_n0seAK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YySU_D1dv5r7o1j6fANq41sxJicg2JIYPG7RPGnTqEa.png

追高必巴示意圖

  如下圖3552同致,你被巴了兩次換來一次成功。6166凌華被巴了兩次,不曉得後來有沒有成功。

[0128_PBR_同致] 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6kCacOlBfFRWHPAa0yZuFtYc-mdt9A33MfvQ5dJMfp9.png

[0129_PBR_凌華] 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dqeww3-RDNWNMl5xAhEdjQTyZchNMwB0xNA6DzpKSPvX.png

突破點你經常會錯失

  贊格大師說(如附錄):「突破是最好的進場點,當然也是賺取更多利潤的機會。不過,如果我錯失了突破點,那也就別無選擇,必須等待價格拉回時再進場。」

  下圖顯示的是:除非你已經在追蹤這檔股票,否則當日突破點你不可能抓得到。而即使你已經在追蹤這檔股票,除非你設定「到價買單」否則你也不可能及時掌握到突破點,可能一個閃神,股價已經衝高到風險太大的價位,甚至漲停板你已經買不到。而「到價買單」有太多陷阱,如成交量不夠卻已買進、盤中當沖假突破等等,還有一個是「資金部位」問題,比如你設定十個「到價買單」但其實你只買得起三檔,結果大盤大漲十檔全部到價買進,這時你該怎麼辦?撞牆。因此,我認為「買在突破點」其實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
[0048_2436] 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eqZo-XkYGPwA2Uvf5ZAYsnuJtBcf2jpkoXzKQ7kadue-.png

台股突破買進易於失敗

  不知為何,在台股我使用突破買進法,我的命運就是:被巴被巴還是被巴。也許台灣是淺碟市場,主力容易作價,股價波動較大。我不知原因,但我查覺到有此現象。

  一般所稱的樞紐點突破買進法,大概就是剛剛突破型態壓力點如箱頂,但問題是,根據實戰經驗,這種突破通常都帶大量漲停,不會有那剛剛好突破的點讓你買,你必須奮勇追高才有可能買到。這種方法有四大缺點:

  (1)買不到:漲停鎖死你應該經常碰見吧!

  (2)買太高:你如果以收盤價買進,可能已經遠離突破點很遠,停損的代價太大。

  (3)假突破:你如果以到價買單與突破點買進,可能收盤又跌回去了。這在當沖盛行的市場特別容易碰到。

  (4)勝率不會比較高。

  以下舉一些例子。

追高買進失敗範例

  當然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,但也有很多失敗的例子,其比率大概是成功4失敗6。觀察這些失敗的範例,你就會對追高買進的風險多一點認識。

[0049~0065] 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fb77uXJzTGgh49JeIqN6ultMeOAzg40R9cIhKo0rQgUL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eahxM6VIyzspXF3zsKW9byh9NWo_dOVqjrKn6gPsbhU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fW4x-CHI8gfO0BJ74NrM-dgnW-AR7KsS8hhu5VGDLIjg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_gfNy-X4h_UCSLDfhnHhOHIOL85n1MSs6VSnl689dJq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FheadRFxXEmQjTg4-Wz79tvxyg9VspEHoy7w3KPnmMS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evRWV0U26bCHOsbMePg7jZLZRKhh1D26jz1WSx9WJzBx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fjKHFVJtb0mPCIxWdEk2X_B1vSVHikGDEIJrgxNfZDsm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d-dO_YFBpcXChFMAjxl0oapazC24S5-0gtzqLA7UiVkV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djAr8dUxKdx2Q-VZJcpVTZxbVtnOlGcKVXLofsVyGXZV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fOEu2-ehOdyUM4cmzgtc-vBV04guSY3qKlQE1Bags25P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9tfCka5a-Ix5KyopRaOE2m4zzUGklGH1tr9WHYd56EQ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ekhxgYrUe_IfKqs7dGFprMqoGtHNAKaqIvxT4zTjSLT9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eOdI5-tIp5X13_TkCGfiLMfgDCtm3KlLQlOL2QAwKr6a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vV9HtXtTAd5o3k3eqgsKqzmAdmMQGifq4oNXL5asQXy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ev68tuS2eNXHKyYxko6thCmakc8BZsBGe3mfYfNZv7kK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e61zG_UpPfuIOQoUjR7IAUhS4NKHgq3UKdnAKetyU_83.png./_resources/拉回買進法.resources/AD_4nXcL_FMGKAGlPGoRvt0YQL5zq3MuiUjBk0t5GWziM-bnB9.png

使用系統化測試箱形突破買進法

  如果只是看範例,那要舉一些反面大賺的例子也是信手可得。所以,「見證」永遠無法說明甚麼事,只有科學化的系統測試,才能一究其真相。

  我使用以下法則測試「箱型突破追高系統」,期間為近十二年(2008~2020)。可看出即使是使用期望值也是很差的績效,而事實上,散戶不能使用期望值系統,因為你必須每一筆都作到,參見【高勝率vs期望值】,勝率對散戶來講比較重要,但它只有41%的勝率。

買進

  5 (IN_DAYS)日內出現收盤價高於廂頂 * 1.0(BUY_MIN),但小於廂頂 * 1.06 (BUY_MAX),且成交量大於5日均量 3 倍(VA5_MULT)的大量時以收盤價買進,但如果已跌破初始停損點(如下)則放棄不再買進。【大量突破箱頂】

加減碼:無

賣出

  1. 初始停損點:收盤價跌破廂頂 * 0.96(FIRSTSTOP_CRI)。

  2. 期間最小跌幅: 5 日(期限HOLDDAYS_CRI)內若獲利未達 14 %(最小獲利MIN_PROFIT)則強迫出場。

  3. 浮動停利點:若獲利超過 14% (CHG_CRI),改用收盤價跌破 ma5(STOP_MA)* 0.96 (FILT_MA)出場(不上移)。

  4. 如大盤出現明顯回檔現象,應立刻出場。

績效

總筆數

交易筆數

交易率%

期望值

獲利

R期望值

勝率%

平均天數

季期望值

begdate

enddate

1186

714

60.2

0.34

240.18

0.09

41.18

3.86

5.23

2008-1-1

2020-5-31

 

拉回買進的優點

  1. 同一段漲勢拉回買進的成本較低,能夠將報酬極大化。

  2. 拉回買進與支撐位置(停損點)比較接近,有比較高的期望值(風險報酬比較高)。

  3. 當盤勢處在混沌不明盤整階段,拉回買進能夠避免追高殺低的風險。

  以上參考【e 式低買高賣的交易模式:拉回買進才能將獲利極大化!

拉回買進法八大要點

  (1)非用於左側(空頭),必須用於右側(多頭)。

  (2)股票處於第二階段,特別在早期或中期。參考(【超級績效_股價四階段】)

  (3)不是在下跌時買,而是在重新上升時買,此稱Pullback Recovery。

  (4)拉回走勢屬於自然調整,拉回期越短越好,拉回量縮最佳。

  (5)利用趨勢線或其他明顯支撐,可用4小時/2小時線圖幫手。(參考【支撐與壓力】)

  (6)最好見到小型整固,股價有一段穩定時期。

  (7)以前低點下方作為止損。

  (8)止損幅度能在8~10%以內,風險越少越好。

以上參考【 https://youtu.be/1_QYg9V5xqc 】略做修改。

結論:

  大量突破買進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充滿風險與陷阱的方法,經過電腦回溯測試十二年的資料,證明即使你費盡力氣每一筆都買得到(其中還有很多漲停板你根本買不到的情形),最多也就是勝率介於40%~50%之間,而期望值趨近於零。

  所以,儘管大師們還是堅持突破買進的方法,但我實在是被巴怕了,況且,進場點又不是只有大量突破。

  大量突破之外可以使用的進場點:

  (1)杯狀完成作弊型態(cup completion cheat)或3-C型態(超級績效)

  (2)帶柄杯狀排列 + VCP(歐尼爾)

  (3)W底 + VCP

  (4)強勁攻勢(power play),也稱為高聳旗形(high tight flag) + VCP

附錄

「超級績效3—動能大師圓桌論壇」觀點

問4-8:針對動能股,你們偏好在拉回整理時買進,或突破時買進?

米奈爾維尼:我的大部分拉回交易都在突破尚未發生而價格還處在底部時進場。有時候,我在股價拉回前一個突破水準時買進,更少數時候,我會在價格突破後拉回移動平均線,比如五O天平均線的時候再買進;不過,我總是希望自己在這些拉回階段之前都早已持有部位。

  只要是低風險的交易架構,我就會買進;無論是突破或拉回交易,有效就好。我試圖找出所處市場循環階段中技術層面的「主旋律」,然後在這個主旋律之內操作市場潛力。關鍵在於為每一筆交易做出優質決策。無論是拉回或突破,你都不應該承擔太大的風險。

瑞安:這完全取決於你所在的市場狀態如果市場處於震盪階段,突破傾向於失敗,幅度也有限。在那樣的情況下,我會在拉回時買進。在強勁的上升趨勢裡,突破傾向於直接發動漲勢,一去不回頭,如果等待價格拉回,你可能就錯失了良機。

贊格:突破是最好的進場點,當然也是賺取更多利潤的機會。不過,如果我錯失了突破點,那也就別無選擇,必須等待價格拉回時再進場。這就是一O天移動平均線派上用場的時候;或者,你也可以利用較短的時間框架,如五分鐘或三十分鐘走勢圖交易。

里奇二世:我偏好突破交易,因為最理想的突破鮮少會拉回,所以我寧願多付一些,搶在突破時買進。這並不表示我不會在拉回時交易,但只有在股票成功突破之後以相當規律的方式拉回,我才會買進,而那樣的拉回通常在突破之後數天至數個星期內發生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tm0606 的頭像
    htm0606

    奇正2

    htm06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